唉!这才是茶会精神。历史竟错过了八百年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唉!这才是茶会精神。历史竟错过了八百年

 

茶以悦己,茶以贵人。

 

为什么?请容我解读。我们还是先从一首茶诗谈起。这首唐朝宫女的诗,被我推为“陕西人必读必用的二十首茶诗”之次篇。这二十首茶诗的组成,无论它切及陕茶的那个角度,都有一点共通,就是能古为今用,和当代茶人精神相呼应。

 

 

【惜花吟】

唐 鲍君徽

 

枝上花,花下人,

可怜颜色俱青春。

昨日看花花灼灼,

今朝看花花欲落。

不如尽此花下欢,

莫待春风总吹却。

莺歌蝶舞韶光长,

红炉煮茗松花香。

妆成罢吟恣游后,

独把芳枝归洞房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这首诗不难懂,描写普通宫女的生活,叹青春易老韶光不在。宫女鲍君徽是唐代宫廷茶文化的创造者和见证人。她在唐德宗时期应召入宫,和群臣唱和。入宫不久,既以奉养老母为由,上疏乞归。皇帝竟然也就批准了

 

 

01

 

 

鲍君徽的《惜花吟》,有人说是闺怨诗,却也形象的描述了唐代后宫煮茶的生活。从《宫乐图》来看,唐朝后宫,饮茶是一种背景或者气氛。除茶这个元素外,还有茶点,还有音乐演奏,可能还有联诗行令八卦消息,这更像是一次文化沙龙。诗中“红炉煮茗松花香”记录了后宫喝茶的悠然状态。红炉煮茗,说的是饮茶使用煎茶的方式。“松花”是对茶沫的描述。

 

 

唐代饮茶法主要为煮茶法、庵茶法、煎茶法三种方法。陆羽《茶经》“六之饮”:“饮有粗茶、散茶、末茶、饼茶者。乃斫、乃熬、乃炀、乃舂,贮于瓶缶之中,以汤沃焉,谓之痷茶。”可见庵茶法在唐朝已经很有群众基础,可视做现代泡茶法的雏形。煮茶法指将整叶茶放入汤中煮成羹而饮用的方法,所谓“茗粥”。陆羽《茶经》“六之饮”中说煮茶:“或用葱、姜、枣、桔皮、茱萸、薄荷之等,煮之百沸,或扬令滑,或煮去沫,斯沟渠间弃水耳,而习俗不已。”陆羽先生看不上这种原始的饮茶方式,说是“沟渠间弃水”,评价真是尖刻。而煎茶法是陆羽等茶人对庵茶法和煮茶法的改进,即如《茶经》中所述,将饼茶先研末再投汤中煮饮的方法,中唐以后开始盛行。

 

《茶经五之煮》说:“第二沸出水一瓢, 以竹筴环激汤心, 则量末, 当中心而下, 有倾势若奔涛溅沫, 以所出之水止之,而育其华也。凡酌置诸盌,令沫饽均。沫饽,汤之华也。华之薄者曰沫,厚者曰饽。細轻者曰花,如枣花漂漂然...... 及沸则重华累沫,皤皤然若积雪耳。”

 

这里将二沸投茶后茶汤形成的微细泡沫称作"", 视为茶汤精华所在。这种对茶汤浮沫的形象描写, 随着煎茶法的盛行而反复被诗人咏叹,形成更多的诗化意象。著名的如元稹《一字至七字诗:茶》有“铫煎黃蕊色,碗转曲尘花”, 刘禹锡《送州李郎中赴任》“松花满碗试新茶”,明确形容刚刚研磨好的茶粉就像松花一样轻嫩!后來更把茶事中煮水的声音叫做“松风”。 如北宋苏轼《汲江煎茶》诗即有“雪乳已翻煎处脚,松风忽作泄时声”。因此,用松花來形容茶粉是再适合不过的了。

 

 

02

 

 

唐代画作《宫乐图》是对这首诗的最佳解读。唐朝宫廷画《宫乐图》是典型的庵茶法,茶末事先置入细瓶或其他容器,然后注入沸水,再分汤饮之。

 

《宫乐图》描绘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,图中12人,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,团扇轻摇,品茗听乐,意态悠然。长案正中置一很大的茶釜(即茶锅),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,画幅右侧中间一名女子手执长柄茶杓,正在将茶汤分入茶盏里。茶盏为碗状,有圈足,便于把持。她身旁的那名宫女手持茶盏,似乎听乐曲入了神,暂时忘记了饮茶。对面的一名宫女则正在细啜茶汤,侍女在她身后轻轻扶着,似乎害怕她醉茶的样子。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,也有弹琴、吹萧者,神态生动。中央四人,则负责吹乐助兴。所持用的乐器,自右而左,分别为筚篥、琵琶、古筝与笙。旁立的二名侍女中,还有一人轻敲牙板,为她们打着节拍。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,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,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,都未被惊扰到!

 

 

在《宫乐图》中,我们可以看出,茶汤是直接放到桌上的,之前备茶、炙茶、碾茶、煎水、投茶、煮茶等程式并没有体现在画面中,也可能是侍女们在另外的场所完成。《宫乐图》画面中没有出现煮水的环节,即表明煮水的位置和茶席的位置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,这在唐宋茶画中是个例外。

 

《萧翼赚兰亭图》,唐阎立本作。

赵佶的《文会图》

 

陆羽的煎茶法,水二沸时投茶粉,侍茶师要及时和沸水互动,所以炉具不可能距离太远。宋代流行的点茶法,煮水的瓶子都比较小以便于及时拎起来注水,同时对水温的控制很高,所以也不会让炉具离人太远。由此看来,《宫乐图》可能是典型的庵茶法,而不是陆羽的煎茶法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摆脱了炉具对人的控制,茶会喝的更悠然。不是吗?

 

真不知道,中国人喝茶,摆脱原叶茶对人的控制,还得有多少年?

 

后人也把这幅画称为“会茗图”。会茗,就是茶会的意思,逼格就低了一大层。唐代的艺术家已经有了共识,茶是一种生活艺术,不是主流价值观。这种观点在《宫乐图》和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中都有明确的流露。真正的茶会不会把“茶”推到第一个位置,甚至名字都不带“茶”字。或者反过来说,凡是把“茶”推到第一的茶会,都有卖茶的嫌疑。

 

 

03

 

 

唐开元年间,玄宗皇帝与梅妃斗茶,顾诸王戏曰:“此梅精也。吹白玉笛,作《惊鸿》舞,一座光辉。斗茶今又胜我矣。”梅妃应声曰:“草木之战,误胜陛下,设使调和四海,烹饮鼎鼐,万乘自有宪法,贱妾何能较胜负也。”玄宗很开心。

 

这位聪颖机智的梅妃可能是最早将茶百戏引入唐宫的女茶人,可惜当时画工不在场,没有将斗茶的场景描绘下来,不然,一幅“梅妃斗茶图”足以和“宫乐图”相媲美了。“梅妃弄茶”,是玄宗和梅妃的夫妻蜜戏,肯定不同于后宫的下午茶沙龙,也不同于宫廷茶宴的排场,可能是最早关于中国点茶法的记载。

 

 

宋代点茶其实就是注茶,即用单手执壶,使沸水由上而下,直接注入盛有茶末的茶盏内,使其形成变幻无穷的物象。因此,注水的高低,手势的不同,壶嘴造型的不一,都会使注茶时出现的汤面物象形成不同的结果。

 

 

从唐代后宫梅妃为始衍生出来的茶戏活动,笼罩了随后的宋金元时期,文人雅士为了突出自己的社会阶层,让这种精致的泡茶“自娱”成份更重。直到明朝朱权时期,单置寮室。《考槃余事》中说:“茶寮,构一斗室,相傍书斋,内置茶具,教一童子专主茶设,以供长日清谈,寒宵兀坐。幽人首务,不可少废者。”上图是明代文征明所绘《品茶图》的局部放大图画的右侧便有一茶寮,一童子正煽火煮水,准备茶事。画中几案上一壶两杯,正是用茶壶泡茶分饮。从这个时期起,中国人的茶生活才摆脱了茶器具对人的束缚和控制,开启了“一瀹一啜”的饮茶新时代。

 

试看唐代卢仝极负盛名的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诗,形容喝茶时只说一碗如何,两碗如何,一直数到七碗,简直有点为喝茶而喝茶的样子。宋代讲斗茶,讲分茶,也未能从喝、喝、喝的圈子里跳出来。为什么?茶人们太忙了,DIY式的茶生活,让人闲不下来。文人雅士争着当大众审评,不说说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各自的感受如何能行呢?只有在明代的茶寮中,茶才变成一种恬淡的生活艺术。

 

 

想当年陆羽在创立煎茶道的时候,也设计了一套自己的CIS(形象识别系统)。首先视觉上的识别,就是风炉。铁打的炉子流水的茶,这个风炉器以载道,阴阳交感,化合八卦,上题“伊公羹陆氏茶”六字。“治大国如烹小鲜”,陆羽先生肯定很得意,他以煎茶道实现了匡时济世的儒家抱负。其次,他还建立了行为识别,陆羽“煎茶道”最核心的一个手法就是在水“一沸”时舀出一勺,“二沸”置入茶末,再把之前舀出的这一勺水回到鼎里止沸,达到融和育华的目的。这个动作显示了陆羽先生通茶理识茶性,但其有意的仪轨教化作用不可忽略。

 

唐代后宫的“庵茶法”文化沙龙,在经历了“”、“贡”的文化进程之后,螺旋式上升,这一下子就过去了近八百年,到明代才重新回到生活艺术的轨道上。至此,茶事活动开始更注重喝茶人的体验,而不是泡茶人的DIY。在茶事活动中,侍茶和喝茶的角色才逐渐分离开,并趋于平等。

 

 

 

 

这是一本特别的#诗词# 书。诗词是一扇门户,穿过这道门,可以看到茶背后的人,以及人的精神。茶、器、人三者构架了茶文化。最重要的,它古为今用,能给今人以资源,能给今人以力量,能给今人以自信,帮助今人找到精神支柱和发展之魂。

 

这本书#始翠山发现陕茶之美# ,说的是中国茶,茶始于翠山,人类也是,陕茶仅是一个坐标和立场。《始翠山,诗词发现陕茶之美》,点击左下”阅读原文“查看详情。~

 

 

Baidu
map